按性能特點及適用范圍來分,醫用口罩可分為: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醫用口罩。
1. 醫用防護口罩
醫用防護口罩適用于醫務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對經空氣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護,是一種密合性自吸過濾式防護用品,防護等級高,尤其適用于診療活動中接觸經空氣傳播或近距離經飛沫傳播的呼吸道病患者時佩戴??蔀V過空氣中的微粒,阻隔飛沫、血液、體液、分泌物微滴等,屬于一次性使用產品。醫用防護口罩能阻止大部分病毒等病原體,WHO推薦醫務人員采用防顆粒物的防護口罩。
醫用防護口罩符合GB19083-2003《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標準,重要技術指標包括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和氣流阻力。具體指標如下:
1) 過濾效率:在空氣流量(85±2)L/min條件下,對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0.24±0.06)μm氯化鈉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于95%。能阻擋經空氣傳播的直徑<5μm的因子或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因子。
2) 吸氣阻力:在上述流量條件下,吸氣阻力不超過343.2Pa(35mmH2O)。
3) 在10.9Kpa(80mmHg)壓力下噴向口罩的樣品,口罩內側不應出現滲透等技術指標。
4) 口罩上配有鼻夾,鼻夾由可彎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長度>8.5cm。
5) 合成血以10.7kPa(80mmHg)壓力噴向口罩樣品,口罩內側不應出現滲透。
2. 醫用外科口罩
醫用外科口罩適用于醫務人員或相關人員的基本防護,以及在有創操作過程中阻止血液、體液和飛濺物傳播的防護,防護等級中等,具有呼吸防護性能。主要在潔凈度十萬級以內的潔凈環境內,手術室工作,護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進行體腔穿刺等操作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隔部分病毒,能防止醫務人員被傳染,同時也可防止醫務人員呼氣中攜帶的微生物直接排出,對接受手術的患者構成威脅。醫用外科口罩要求過濾效率到95%以上。對于可疑的呼吸道病人也應配發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防止對醫院其他人員構成傳染威脅,但避免功效不及醫用防護口罩。
符合YY0469-2004《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標準,重要技術指標包括過濾效率和呼吸阻力。具體指標如下:
1) 過濾效率:在空氣流量(30±2)L/min條件下,對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0.24±0.06)μm氯化鈉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于30%。
2) 呼吸阻力:在過濾效率流量條件下,吸氣阻力不超過49Pa,呼氣阻力不超過29.4Pa??谡謨蓚葰怏w交換的壓力差△P為49Pa/cm時,氣體流速應≥264mm/s。
3) 鼻夾與口罩帶:口罩上應配有鼻夾,鼻夾由可塑性材料制成,鼻夾長度應大于8.0cm??谡謳魅》奖?,每根口罩帶與口罩體連接點處的斷裂強力應大于10N。
4) 合成血液穿透:2ml合成血液以16.0kPa(120mmHg)壓力噴向口罩外側面后,口罩內側面不應出現滲透。
5) 阻燃性能:口罩材料應采用不易燃材料,口罩離開火焰后燃燒小于5s。
6) 環氧乙烷殘留量:經環氧乙烷去菌的口罩,其環氧乙烷殘留量應小于10μg/g。
7) 皮膚刺激性:口罩材料原發性刺激指數應≤0.4,應無致敏反應。
3. 普通醫用口罩
普通醫用口罩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噴濺物,可用于普通環境下的一次性衛生護理,防護等級低。適用于一般衛生護理活動,如衛生清潔、配液、清掃床單元等,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顆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護。
符合相關注冊產品標準(YZB),一般缺少對顆粒的過濾效率要求,或者對顆粒的過濾效率要求低于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對0.3μm直徑的氣溶膠達到20.0%-25.0%的防護效果,達不到對顆粒的過濾效率,不能阻擋病原體通過呼吸道入侵,不能用于臨床有創操作,也不能對顆粒病毒起防護作用,限于對粉塵顆?;驓馊苣z起到機械阻隔作用。